杨绍碧文集
国际森林年征文大赛:难忘那片沙枣林
杨鸣专业号 | 2011-3-20
 

难忘那片沙枣林

杨绍碧

 

19762月,闷罐车把我们几十个新兵一下就拉到了大西北的边缘居延海以东的虎头山东山。

这个地方实在是太荒凉了,方圆几百里没有人烟,到处是黄沙,一窝一窝的骆驼草,白花花的盐碱地。一望无际的沙漠,看不见一点绿色。喝水、吃菜都要到百里以外的额济纳旗去拉。

第二年春天,地处东风航天城以北的青山头地区,我们新的营房竣工了。于是我们又从内蒙的额济纳旗以北,回到了东风航天城附近的7号地区。这里不远就有一大片红柳林,正是有了这片红柳林,这里才建起了营房,同时每个连队也才有了自己的菜园地。

为使菜园不被风沙淹没,来不及堆砌围墙时,就会去红柳林间伐一些红柳枝来做挡风墙。这片红柳林,硕大的一块绿洲,它给戈壁滩青一色的黄色荒漠意外地增添了绿意。从青山绿水中走来的我们,见到绿色,犹如见到了家乡,因此我们常到那里去。

这年5月,我第一次在红柳丛中转悠,如同进了森林公园一样,什么都感到好奇。无意中,我看到一片比较高一点的树,只见一棵棵树十分挺拔,树枝上有尖尖的刺。树枝红棕色,表面油光光的,像涂了一层油。一打听才知道,这树叫沙枣树。与红柳树一样,专门长在沙漠中盐碱地里,特别能抵抗恶劣的环境。其他树在这里都不能生长,沙枣树却无妨。它是那么自信,那么充实,我不禁对它有了几分敬意。

这是沙枣开花的季节。沙枣花开十里香,这一点儿也不夸张。清风阵阵,香气醉人。人攀树,蜂酿蜜,蝶授粉,灵性之物,闻香而动都向往着沙枣花。每年5月,到了沙枣花开的季节,我们随便采一束插进一个装满水的瓶子里,淡淡清香的空气就使人心情愉悦,精神清爽。

夏天到了,树叶上结了一些绿色的小果子,我伸手摘了一颗,仔细看,外形很像枣,很光滑。我试着咬了一口,哇!真涩,里面不是水,而是湿润的沙粒似的东西。

秋天,沙枣外面变成浅黄色,也有些是浅红色的,不再那么圆鼓鼓的了,但是里面沙粒变成了甜甜的细面,把薄薄的皮剥掉放入嘴里,细面立即就融化了,甜甜的,别有一种味道。每当我们在林中战术训练休息时,一定要到树林中摘一把沙枣,边休息,边咀嚼。

密布于张掖、酒泉乃至整个河西走廊的沙枣树,还是菜园、营房、学校、工厂以及发射基地的绿色长城。

沙枣是万木之宝。沙枣树,听说那嫩枝、银叶、金花、黄果可酿酒,做食品。成材的树干加工成木板,用绳索、铁丝固定后在水中浸泡个把月,做成家具可与青檀木媲美,光滑耐用。这里的人们切菜用的案板也多用此木。沙枣花还有小儿止咳、清肺、祛暑之功效。

沙枣味酸甜,是小食品的风味佐料,也是沙枣汁的原材料,具有活血、增进食欲等功能,是酬待嘉宾、红白喜事的珍果。网上得知,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河西地区生产的沙枣食品已登上南方宾馆、饭店的大雅之堂,部分产品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沙枣肉可食用,而沙枣核则可制成精致秀美观赏价值颇大的手工艺品。记得80年代,我们连队很多战友都会做沙枣窗帘。先将沙枣放到水里泡上一两个小时,用手搓去皮肉,再用清水把沙枣核漂洗干净,再将沙枣核泡膨,然后用针穿尼龙线,一颗一颗连成串,最后用清漆刷一遍凉干。制作沙枣帘虽费工、费时,却很有意思,沙枣帘呈褐红色,上面布满了许多不规则的、极细极细的条纹,具有古色古香、雍容典雅之美。因沙枣树生长在沙漠地区,它自然是大漠黄沙孕育出的珍品了。

沙枣,它是沙漠中最不起眼的植物,它没有红柳的多姿,也没有胡杨的挺拔,它无声无息的扎根在沙漠之中,不避风沙,不惧雷电,不怕酷暑,静静的开放,默默的抗争,飘散着诱人的奇香,焕发出不屈的生机。没有它,沙漠不会改变容颜,只会肆无忌惮的蔓延,吞噬人类的家园,让世界变成一遍荒芜。因为有了它,戈壁才成了绿洲,沙漠成了良田。它们把艰难困苦留给自己,把幸福美丽献给人间。

多年不见河西走廊的沙枣了,可我相信,与沙枣为伴的大漠官兵,就像沙枣一样扎根大漠,勇于吃苦,甘于忍耐,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因为戎边人正是那沙漠中绽放的沙枣花!

 

作者:杨绍碧,四川省南江县政协党组成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地址:四川省南江县党政中心579号信箱 电子信箱:yangshaobi@126.com

邮编:636600电话:(0827)8281818办 8223279 手机:13908294606

 

118010
阅读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